热线管理丨5G,让服务更加“智慧”
发表时间:2024/09/05 作者:《客户观察》编辑团队

经过20多年的发展,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从早期的1G模拟时代,进入到现在的5G全数字时代。2G时,手机只用来“打电话”“发短信”;3G时,手机能“看wap网页”;4G时,手机能“看电影”“买东西”“刷卡”,功能日趋丰富,集电视、电脑的很多功能于一身,成为每个人都离不开的“智能”终端。

近两年,5G在神州大地商用,传输速率比4G提升百倍,传输容量达到4G的1000倍,传输上具有高可靠、低时延的特点。这种技术的跨越式升级,为许多应用的普及提供可能,VR、AR、云计算、智能家居、智慧城市、车联网、物联网、智能制造等产业不断发展。

对政务热线领域来说,5G的改变有哪些呢?

一、服务承载视频化

得益于5G传输的高速率,政务热线的服务手段,将从以往单纯的语音,异步短信等,变成实时的人员面对面服务、页面展示、同步的图文信息。

去年8月,中国移动上线视频客服,移动客户拨打1008611时,可以边听边看。对于话费、流量等信息较多的业务,以往移动客户常常听完一遍,脑袋里还是一团浆糊,不知道自己到底因为什么业务花了多少钱,或是流量到底每天花了多少,挂机收到短信后,再仔细阅读觉得有疑问时,又已经挂机,没法实时咨询。有了视频客服则不同,边看边听,有疑问可以深入探究,就某个疑惑点获取进一步信息。目前整个服务均由机器自动提供。


第89页-37

(图1:中国移动5G视频服务)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移动视频客服考虑到了来电人隐私保护问题,通话时系统并不会打开摄像头。该服务使用volte功能,也不会消耗来电人的流量。其它业务复杂度高,使用人群广泛的行业,使用视频客服,也将进一步增强服务解释能力,提升服务的直观性,减少来电人疑惑。目前,某些地区的政务热线已经应用这一技术。

二、服务提供智能化

5G的成熟和普及,将促进VR等技术的广泛运用。原本需要线下解决的很多服务将可以通过线上解决,无需人员来到线下场地。例如,政务热线话务员在遇到一些市民来电求助时,可以通过VR了解现场情况,相比电话服务可以减少沟通细节的损失,极大减少话务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处理时长、提升处理效率。


第90页-38

(图2:广州番禺5G+VR“政务晓屋”智慧政务)

随着线上服务经验的积累、模型的完善,原先由人工办理的业务,也将逐步使用智能机器替代。欧洲2021年对1000 多名使用过聊天机器人的来电人的一项调查显示,约47%的受访者表示可能将聊天机器人误认为是人工,11%的受访者不确定。这说明,只要技术足够成熟、超过半数的来电人将不会察觉到由人到机器人的转变。

三、服务资源分布化

随着出生率的下降,国家鼓励生育,劳动力人群出现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的局面,对于工作地点、工作时间的灵活性要求更高。

5G时代,通过网络、VR等虚拟设备,人工服务资源可以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,不再局限于某个区域、甚至是城市、省份;居家办公,可以减少冗长的上下班时间,避免在经济发达地区定居,节约大量经济成本。对于政务热线运营单位来说,可选择的人力资源范围更为广阔,同样的成本可以获取更优质的人力资源,且有利于排班,使全天的多个交互高峰,得到更多服务资源的支持,让群众和企业感到响应更及时、更高效。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后,这种分布式工作方式,将更易于被服务群众和企业接受。

但是,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,虽然5G网络已经在全国逐渐铺开,但相关应用仍在酝酿期。速率的提升,对当前的主流应用并未发生“质”的改变。

高速公路建好只是第一步,车跑起来才是富裕的关键。让我们期待更多5G应用的出现和成熟,并在这个过程中,逐步与时俱进地推出人民需要的新型政务热线,想人民所想,急人民所急,智慧服务永无止境!


文章作者丨《客户观察》编辑团队

文章来源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2024年8月下

原文标题丨5G,让服务更加“智慧”

周刊投稿丨cisg@caibocmi.com


更多精彩文章,欢迎关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!


声明:本文为作者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