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栏文章丨以市民为中心:政务热线满意度提升策略与实践探索
发表时间:2025/02/07 作者:王春艳

引言

政务热线作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,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,也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的效能和市民的满意度。

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需求的多样化,政务热线的满意度指标成为衡量政府工作效能的重要标尺之一。虽然政务热线的工作不应以追求满意度为最终目标,但市民满意度无疑是对政务服务成效的一种直观且重要的反馈。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政务热线满意度现状,共同探索提升市民服务体验的有效路径与方法,以期为政务热线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
一、政务热线市民满意度:构建信任与合作的基础

1.政务热线:连接政府与市民的信任纽带

政务热线是政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直接面向广大民众,承担着政策咨询、投诉建议、紧急求助等多重功能。通过政务热线,政府可以及时了解民众的需求与诉求,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,从而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和公信力。同时,政务热线也是政府与社会互动的重要平台,通过这一平台,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和民众心声,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有力支撑。

2.市民满意度:反映政务服务成效的晴雨表

市民满意度是衡量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。高满意度意味着政务热线能够有效满足民众的需求与诉求,得到民众的认可与信任。当市民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得到了有效回应时,这种正面体验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,同时也能激发市民更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,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发展。

二、当前政务热线满意度的现状与挑战

1.满意度普遍达到较高水平

根据2024年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指数报告的深入分析,2023年度在193个城市样本中,话后满意度均值高达97.01%,回访满意度也达到了95.29%,两项关键指标均实现了显著提升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二三线城市政务热线的话后满意度表现尤为亮眼,普遍超过了98%的高水平。这一数据充分表明,12345政务热线在提升市民满意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其服务质量已经普遍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。


图片1

2.服务机制不断完善

2024年1月16日,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的指导意见》(国发〔2024〕3号)明确提出:2024年,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,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,实现第一批高频、面广、问题多的“一件事”高效办理。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,全国各地政务热线均积极推进“统一受理、精准分类转办、严格限时办结、全面跟踪督办、细致回访评价”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建设,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服务的响应速度与办理质量。

3.不合理不合规诉求增加

随着12345政务热线的普及和市民知晓度的提高,群众与政务热线的互动日益密切,群众将自己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反馈的同时,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诉求也随之增加,例如:“机场凌晨航班影响睡眠,建议调整飞机航线”;“孩子高考成绩不佳情绪低落,希望重新组织一次高考”等等。这些不合理不合规诉求不仅占用了政务资源,还可能对基层工作人员造成困扰和压力,影响热线的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
4.跨部门协同难度大

随着12345政务热线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服务深度的增加,跨部门协同处理诉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、部门间壁垒未完全打破,导致在处理涉及多部门职责交叉的工单时,往往出现沟通不畅、协作不力的情况,致使一些跨区域的、需要多部门联合解决的难题在“部门墙”下久拖不决,影响了群众诉求的及时有效解决。

三、提升市民服务体验的探索路径与方法

·近期,在某市政务热线现场了解到一个鼓舞人心的案例。某小区项目原定2022年12月交房,因资金问题进度缓慢无法按时交付,导致热线收到90余起投诉工单。面对这一挑战,热线迅速行动,联合所属街道组建了由街道主任领导的“保交楼”专项工作组,并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每周“四方”调度会,协调开发商与施工方解决问题。通过实施“周计划、周调度、周反馈”和“日调度、日反馈”的倒排销号制,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。最终,该项目于2023年9月顺利交付,520户业主如期入住,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认可,充分体现了高效的服务效率、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健全的服务机制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。

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服务体验,政务热线从业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:

1.加速热线服务响应,提升“速度”

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,市民对政务热线的响应速度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。因此,政务热线必须加快服务响应,做到“接诉即办、未诉先办、限时办结”。

·接诉即办:接诉即办意味着热线在接到市民诉求后,要立即启动处理程序,确保市民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响应。这要求热线系统具备高效的工单分配与流转机制,确保每一个诉求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被转交给相关部门处理。

·未诉先办:未诉先办是指热线通过大数据分析、预测市民可能遇到的问题,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。这要求热线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,能够精准识别潜在问题,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
·限时办结:限时办结是对热线服务效率的硬性要求。政务热线应设定合理的办结时限,并督促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处理。同时,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,对超时未办结的工单进行问责,确保服务效率得到持续提升。

2.增强热线服务温情,提升“温度”

政务热线不仅是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桥梁,更是传递政府温情、展现人文关怀的重要窗口。因此,热线服务必须注重增强温情,提升“温度”。

·建立长效机制:将市民满意度提升作为政务热线工作的长期目标之一,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,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,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。

·强化服务意识:通过培训和教育,提升热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,确保他们在处理市民诉求时能够展现出真诚、耐心的态度。同时,应鼓励工作人员主动了解市民需求,积极为市民提供解决方案。在沟通过程中,要注重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反馈处理结果,让市民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与重视。

3.深化热线服务内涵,提升“深度”

政务热线不仅要快速响应市民诉求,还要深化服务内涵,提升服务深度。这要求热线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,积极探索多样性服务、拓展服务渠道,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。

·开展热线专项培训:开展热线专项培训是提升服务深度的基础。政务热线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,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。同时,鼓励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民需求。


图片2

·拓展服务渠道:打破传统电话受理的限制,充分利用互联网、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,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服务。例如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、APP等渠道,实现线上咨询、投诉、建议等功能,让市民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热线服务。

·探索多样性服务:政务热线可以根据市民的不同需求,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。例如,针对老年人群体,可以提供更加耐心、细致的服务;针对残障人士群体,可以提供无障碍服务设施等。通过提供多样化、个性化的服务,政务热线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,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
·加强宣传推广:通过媒体宣传、社区活动等方式,加强对政务热线的宣传推广,提升市民对热线的知晓率和信任度,引导市民准确理解其职能范围和服务宗旨,避免无理投诉、重复投诉等非理性行为,确保政务资源得到高效利用。同时,进一步推动政务热线向专业化、智能化、协同化方向发展,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、优质的政务服务,进一步增强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。


图片3

四、结语

政务热线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提升市民满意度的道路上,政务热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,但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,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。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引下,我们应持续优化服务流程,避免片面追求满意度数据的提升,而是将提升服务质量作为核心目标,持续改善市民的服务体验,从而深化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任基础,携手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。

版面:许彦志

校对:雷群

审阅:吴上华 徐卉瑶


文章作者丨王春艳  才博数智服务机构咨询服务部

文章来源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2025年1月刊

原文标题丨以市民为中心:政务热线满意度提升策略与实践探索

周刊投稿丨cisg@caibocmi.com


更多精彩文章,欢迎关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!


声明:本文为作者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