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5日,笔者的朋友圈被国办66号文的消息淹没,时隔五年,国办再次针对热线发文,而这5年,正是热线行业高速发展的五年。全国的“热线人”奔走相告,转发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,翻阅朋友圈,惊喜地发现有热线领导参与了66号文的编制,有热线领导贴出了已经按照国办要求执行的本地案例,更有热线专家开始逐字逐句解读这份文件背后的意义……对于一个在过去的8个月内,接触了超过60个城市热线中心的热线人来讲,这份文件的内容太熟悉,行文简练,没有一句废话,务实接地气!
随着国家干部的年轻化,各地的主官越来越重视热线,俨然已经成为各地父母官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,但越是这样,在笔者看来,全国热线人无一例外的越辛苦,加班加点是常态,上月一位区县的热线负责人告诉笔者,他们平均每天晚上十点下班,上周刚刚经历了一次“通宵”,奋战到凌晨4点才搞定一份紧急报告的任务,第二天一早,还要直面和自己隔着好几个行政职级的大领导。热线越来越重要,热线人,太难了!
关于这次66号文,笔者谈一下自己浅显的认识和理解。
首先,这次发文是对热线行业、热线人极大的鼓舞,给了更多热线人信心,虽然发文是国家在对热线工作提要求,但是来自国家的重视,让忙碌的热线人感受到了来自国家的关心。很多热线人开玩笑说我们上面没有“娘家”,来自国家的关注,无疑对热线人是一针强心剂。
其次,这次发文也能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,加大地方政府对热线单位的关注,加大资金的投入、人才的支持以及政策的倾斜,国家文件的指引,能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简单。过去热线人跑部门、争资源、要编制,磨破嘴皮可能效果也有限。现在国家文件定调,地方政府对热线的重视,必然会从口头重视转向真金白银投入和优先支持,很多过去卡壳的难题,相信后续推动起来就顺畅多了。
第三,66号文的指导意见,让热线人更加坚定自己的工作方向。据笔者了解,很多城市已经实现了指导意见中的内容。
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依然是热线的基本盘,凝聚着热线最本真的价值——民有所呼,必有所应,且应之有效。细细品读66号文,其深意远不止于规范热线运行,更在于一次热线价值的升级。
关于体制机制,一直是热线人犯难的点,诉求办理单位大部分是同级别单位甚至是更高级别单位,如果没有高位部门的统筹,赋予热线更多的考核督办的权利,热线人将陷于两难的境地,得罪了诉求办理部门,同时可能群众还不满意,这次明确了“国务院部门垂直管理机构要及时协调、办理属地12345热线分派的职责范围内诉求事项,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”,一定会对热线部门赋予更多的督办权利。关于热线诉求分类方式,其实核心是为热线分解压力。明确不合理诉求的处理方式,明确一些专业部门要分担12345政务热线的压力,其实和110、119、120、122等紧急热线相关的处理方式,各地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经验。关于第三方服务的内容,核心强调的内容还是政府要对办件质量负责、诉求办理还是政府的主要责任。
关于提升12345热线接办质效,无论是并号拓展渠道,还是事项清单精准分派,还是接诉即办的效能监管,这都是全国各地热线中心正在积极探索的高质量发展的方案,但是这些依然还是停留在事情来了解决事情上,更好地赋能政府治理是热线的重大使命。笔者分析了三个省份2024年的工单统计数据,工单量基本每年都是10%~30%之间的量增长,当然,12345政务热线的品牌越来越响,老百姓越来越相信打12345真的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,这是好的一面,但是工单量真的是越大越好吗?工单的源头治理应该是政府的“主动治理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高效解决一件事到高效解决一类事发展,但要真正做好这一点,需要技术的加持、人才的支撑、制度的匹配、领导的重视,缺一不可。热线海量的诉求数据不应沉睡在工单库里,而是亟待激活的治理富矿。文件强调“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加强数据库建设”,推动数据跨部门共享,强化挖掘分析和动态监测,这实质上是将热线从“问题接收端”升级为“治理决策端”。文件提出“源头治理”“主动治理”,要求通过数据挖掘高频问题,意味着热线不再是“传声筒”,而是政府治理的“预警雷达”,这标志着热线工作的重心,正从单个诉求的“解决率”,向依托数据驱动、推动政府整体治理能力提升转变。笔者走过的60多个城市的热线领导们,对高质量数据分析、数据治理的渴望,让笔者深知其意义的重大,用技术解放热线工作者,是笔者的使命。
关于夯实12345热线工作基础,笔者想重点解读一下“各地区要强化省级统筹,推动12345热线平台集约化建设,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升级、支持省市共用”,现在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推动省市一体化,但是从分建到统建这一步,其实是很难跨越的,这从来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,需要先从体制机制上进行革命,才能发挥统建后的巨大价值,否则,如果我们的工单平台只是各地使用的一个工具而已,那就失去了统建的意义和价值。其次,省统建模式下,省中心至关重要,省中心思路要清晰,分清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,分清省、地市、区县的工作重点,在统一考核的前提下,还要激活各地热线发展的积极性,鼓励各地有创新之举……
也许很多城市会说,国办发文中的很多内容,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,但是对于大部分城市,我相信这次发文就像是一场热线的及时雨,给了更多城市热线工作新的方向和希望。在老百姓的心目中,热线已经不再只是一个“总枢纽”,他俨然已经代表了政府,这项工作本身就决定了“他”的不易,我们也知道,当前还有很多困难摆在我们面前,但是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,做难而正确的事情,正是热线工作者社会使命。
文章作者丨赵明明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
周刊投稿丨cisg@caibocmi.com
更多精彩文章,欢迎关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!
声明:本文为作者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