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大家一个问题:假如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账户拨款8.64万元,你在这一天可随意使用,但不能转移到第二天使用,也不能归你所有;而无论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,分文不花也好,第二天你又会有8.64万元。请问:你会如何用这笔钱呢?
其实,上面的问题是把“时间”具象化成了“金钱”。我们每天有24小时,每小时由60分钟组成,每分钟由60秒组成,总计就是8.64万秒。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,正是因为我们对这8.64万秒的投资流向不同,时间回馈的礼物也完全不一样。尤其是作为政务热线的中高层管理者,职责不少,责任重大,如何运用时间管理技巧,完成份内事的同时又能实现自我增值,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。本文让我们一起直面时间管理困境,并讨论解决方法,对症下药,各个击破。
困境一:事情太多太杂、一团乱麻
(一)原因分析
1.缺乏对岗位职责清晰的认知。比如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,哪怕是不属于自己岗位职责范围内的事情,甚至是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也是一把抓。这里不是让大家回避责任,而是要让大家充分评估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源以及自己的能力,是否足以让我们完成此类工作,尤其是当这些杂七杂八的额外工作已经影响本职工作的时候。
2.缺乏工作清单。每天凭借本能做事,或者给自己安排很多无关轻重的小事,填满自己的时间,用忙碌欺骗自己。不明确任务,总是无法按时交付结果,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每一个工作日。等待月度总结的时候,经常一头雾水,忘记自己做过什么事,或者没有一件事拿得出手。
3.没有分清事情轻重缓急。凭借自己的喜好做事,或者哪件事容易就做哪件事,对于自己工作缺乏规划性。这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或者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行为,会让你的工作变得一团糟,什么事情都只是切入皮毛,始终没有办法完整高效地完成任务。
(二)解决方法
1.梳理岗位职责说明书。比如,政务热线主管的岗位职责说明书一般如下:
①配合运营主管领导构建、更新呼叫中心系统平台;
②对热线业务进行调查、分析,并制订业务经营指导方针;
③配合运营主管领导制订相关制度、规范,并监督、检查实施情况;
④组织召开业务会议,协调、督导各小组人员的呼叫业务;
⑤培训新进话务员,确保团队所有员工明确项目进度及个人目标;
⑥指导监听话务员电话以了解下属问题,并适时提供协助;
⑦处理及解决转自话务员的疑难来电;
⑧负责提升业务绩效,以达成业绩目标为首要任务;
⑨组织做好政务热线运营中心设备、仪器的管理工作;
⑩做好热线业务中需与相关部门沟通、协调的工作。
图一:《XXX政务服务便民热线—主管岗位职责说明书》
2.设置工作清单。每天晚上复盘自己当日工作的时候,做好第二天工作的安排。这样第二天上班就能高效地投入工作,不用再苦思冥想自己今天要干什么。建议利用一些效率工具,比如表格,管理日常工作事项,让自己更加清晰事情的进度;同时,记录自己本月完成的事项,以便下月进行复盘总结。
图二:待办事项清单示例表
3.利用时间管理矩阵帮助自己分清事情轻重缓急。时间管理矩阵根据事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。
①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立即去做,比如燃眉之急的问题/任务/危机/投诉;
②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定出时间按计划做,比如目标/计划/各种沟通/培训工作/培养下属/知识管理/技能提升锻炼/体系搭建等防范未然的事情;
③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授权或另约时间再做,不要打断现有的工作节奏,比如任何非预约事项/干扰电话/微信/下属请示与报告/日常文件批阅/别人求帮忙;
④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打发时间的时候做,比如看抖音视频/刷微博等浪费时间的行为。
图三:时间管理矩阵图
4.学习先进先出法则:把手头上所有要完成的任务按照接受任务的先后排序,然后按照这个顺序完成事情。针对时间管理矩阵,有些人可能会说,我就是不会优先级排序才导致工作这么乱。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传统的时间矩阵法则也是有缺陷的:
第一,优先级排序是一项复杂的决策活动,完全有可能出错;
第二,一个人工作混乱恰恰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排列优先级顺序;
第三,越是重要的事情,越可能拖延;
第四,即使你排对了优先级,但是那些位于优先级底部的工作,你仍然是需要完成的。
所以先进先出的法则,适用于无法进行优先级排序的人。
5.批量化合并同类项。这是解决琐碎、同质任务的必备法则。
第一,你可以把琐碎的任务放在固定同一个时间段,集中处理。比如你要对手上的15个话务员进行绩效面谈,那么你完全可以选择2天时间,每天下午4点~6点用来面谈。
第二,在即将着手一个大任务时,先集中做好材料准备工作。比如你要去做年度复盘的时候,在做PPT之前,你最好花一整天时间去做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,这样在做PPT的时候就特别顺畅。
第三,任务做完了,复盘和总结的内容,可以一并梳理,避免重复工作。比如在培训过后,主管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复盘和总结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培训过程中问题的全貌,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根源,更准确地找出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困境二:工作被打断
(一)原因分析
很多管理者经常面临手头工作被打断的问题,原因可能有四:
1.对上,向上汇报欠缺。这导致上级没有充分掌握你的工作进度,无法对你的工作量和工作状态进行准确评估,因此可能会在你专注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安排另一项任务。
2.对下,计划没有做好。这导致下级对自己的工作安排不清晰,需要时常来询问,甚至工作出错需要临时补救。
3.授权不够。这导致许多事务的决定权堆积在自己身上,他人只能提高沟通的频次。
4.不擅拒绝。正是由于对同事的请求不敢或不好意思拒绝,才多出许多额外的事务。
(二)解决办法
1.掌控自己的精力,不要被人掌控你的精力。工作任务和工作节奏应由自己主导,不要被临时的会议或者同事的请求打断自己的节奏。同时,精力有充电放电的过程,把握好可以充电的每一个时机,比如出差路途或者中午午休。不要沉默玩手机,而是要静心闭目养神,恢复精力。
2.恰当处理同事委托事宜。遇到同事委托事宜,自己又很忙,该怎么处理?
①认可合理性,讲出难处(避免“但是”),提供其他路径;
②说明情况,再约时间;
③拒绝委托,不代表拒绝个人,态度坚定;
④绝不通过第三人拒绝。
困境三:拖延症
(一)原因分析
许多人在面临工作任务的时候受到“拖延症”的困扰,甚至越重要的事情越拖延。“拖延”并不是简单的“懒惰”可以解释的,其背后有一定的心理学成因,例如:
①对于目前做的事不喜欢,迟迟不想投入到工作状态之中;
②过于追求完美,担心失败,不敢踏出第一步;
③和他人的情绪对抗;
④与自己的情绪对抗;
⑤被“能者多劳”“越多越好”的观念束缚;
⑥事情太多、压力太大,“弦断了”。
(二)解决方法
1.给每项工作安排紧凑的时间,明确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。比如我要制作一个培训课件,开始时间是3月10号早上10点,结束时间是3月13号下午6点前。你要狠一点,给自己定交付时间,而不是一味地放过自己。不严格,是不能拿到满意的结果的。
2.对不喜欢的事改变心态,学会放弃。可能在传统的认知里面,“放弃”这个词充满了负面情绪,让人听了灰心丧气。但是在日常工作中,因为资源不匹配或者能力未达到的情况,有些事情确实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。这个时候不要责怪自己,学会放弃,是成年人珍贵的一课。
3.不要把喜欢的事情做过了头,过于追求完美。再喜欢的事情,不要一直做,达到交付结果就行了。就像我们上学时候的偏科现象,其实就是因为把喜欢的科目一直学,而忽视和放弃了那些自己不擅长、不喜欢的科目,最终导致我们的总分不高。
4.不要把难事往后拖。如果你总是把容易的事情先做,最终难事一件都做不成。
5.输出价值观:我不能有感性的烦恼。不要因为意识到自己有拖延症就一直责怪自己,心思都放在自责上面,自然就没有精力做事了。
困境四:事必躬亲
(一)原因分析
许多管理者之所以忙碌,是因为他们喜欢事必躬亲,原本有些工作交代给下属去做就可以了,他们却要自己去做。结果自己忙得一塌糊涂,员工却悠哉悠哉。造成“事必躬亲”这种行为模式的原因可能有四点:
1.喜欢做擅长的事情。底层的原因就是想一直待在心理舒适区,希望通过完成擅长的事情获得安全感,而不敢去挑战新事物。
2.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忙。授权不够或者对团队的赋能不够,导致无人可用。
3.工作缺乏安全感、害怕被替代。觉得事情一旦交给他人完成,就会被超越或者替代。
4.担心其他人出错,不放心授权他人。总觉得别人没有自己熟悉,害怕他人会出错。
(二)解决办法
面对众多繁杂的事务,应该清醒地认识到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,对于那些应该自己做的事情,努力去做好,对于那些不应该自己做的事情,授权给他人去做。这样,管理者才能真正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。
1.心理准备。平衡舒适圈与挑战圈、接受不完美、效率低、预留容错空间。
2.能力准备。不是指令性授权,而是责任型授权。指令型授权,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下达指令,具体到每一件事、每一个细节。比如你让一个人收拾会议室,详细地告诉他每一件物品放置的位置、桌子应该摆放多少张、椅子应该摆放成什么样……事无巨细,一一交代清楚。责任型授权,就是定标准,按时验收结果即可。比如,同样是收拾会议室,你只需要告诉他现在你要按照图片的标准,在下午1点前收拾好即可。到时间了,你就去验收。其实,真正让人成长的是责任型授权,因为指令性授权让人失去思考的机会,员工在接受指令之后,盲目执行即可,这样是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。
3.不要做喜欢的事情,也不要做擅长的事情,而是要做有价值的事情。能够授权下属完成的事情,放心大胆授权,我们的时间应该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。比如主管不应该去做救火员,而应该思考团队人均产出问题和如何创造热线价值的问题。
困境五:桌面混乱
(一)原因分析
桌面的整洁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,整洁的桌面更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。杂乱无章的桌面使人很难快速找到需要的东西,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办公桌的主人在思维上的混乱,例如不懂得如何将任务分配出去、不懂得拒绝或者不知如何继续跟进。
桌面混乱的直接原因是工作习惯差。缺乏收纳意识和习惯,没有规划每件物品指定存放位置,用完之后没有养成立即归位的习惯。在工作忙碌时,急于求成,把一些临时文件丢在桌面。
(二)解决办法
当桌面物品杂乱无章、令人心情烦躁时,你应该整理两个桌面:电脑桌面和办公桌面。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,能够提醒我们此刻在职场、在办公,我们要有序高效地完成工作。改善桌面的方法如下:
1.分类整理。将办公桌面上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,例如将文件按照类别分别放在不同的收纳盒或文件架中,只在桌面上保留一周内会用到的文件。
2.保持桌面简洁。尽量让办公桌保持简洁,只在桌面上放置必要的文件和物品,避免占用过多空间。
3.及时清理。对于不常用的物品,尽可能地收起来,甚至可以考虑扔掉。对于已经用过的文件,如果最近用不到,可以放到文件柜中。
4.合理利用办公桌下空间。办公桌下面和隔断部分有很多方法可以利用。例如,可以在办公桌底下放个收纳盒,把一些暂时不需要整理的东西放在里面,不会占用桌面或抽屉的空间。
5.电脑桌面同理,也需要分类整理、保持简洁、定时清理。
困境六:无法让业余时间发挥更大的价值
(一)原因分析
1.意识不到弯道超车的重要性。对于下班之后的时间,完全没有控制、也没有期待。你当然可以选择充分休息,这个主要看个人的意愿。但是有人在你休息的时候努力。当你想和他人在一个竞技场角逐,前提是你很努力获得了参赛的资格。有很多人,因为认知和习惯的问题,甚至无法站上跑道。
2.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有些人也知道必须努力,但是内心一边期盼,行为一直懒惰。行动力、自驱力和执行力都没有跟上。
(二)解决办法
1.告诉自己,做“高收益、长半衰期”的事情。通俗来说,就是做收益很大,并且效果可以持续很久的事情。举例来说:
①高收益值、长半衰期事件:学会一个沟通的技巧;
②高收益值、短半衰期事件:去游乐园疯玩,看综艺节目;
③低收益值、长半衰期事件:精读一本书,练习简笔画,坚持跑步;
④低收益值,短半衰期的事件:漫无目的地逛街,关注明星的动态。
2.养成习惯,节省精力。比如钥匙放在同一个地方。
3.同时做两件事,消耗精力的事情搭配不消耗精力的事情,两件事同时并行。比如一边洗澡,一边听读书软件。
以上,就是笔者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,即通过解决六大时间管理困境,让时间管理“倍道而进”,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时间的朋友。
文章作者丨《客户观察》编辑团队
文章来源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2024/05下半月
原文标题丨让时间管理倍道而进
期刊投稿丨cisg@caibocmi.com
更多精彩文章,欢迎关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!
声明:本文为作者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