闫文昭:亳州市丨倾尽全力 回应民生诉求 穷尽办法 优化营商环境——12345热线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
发表时间:2024/12/06 作者:亳州市人民政府

图片1

闫文昭  亳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


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热线工作时指出:“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,不断强化服务,便利百姓”。今年10月,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桐城六尺巷时强调,要化解好社会矛盾,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。12345热线是党群联系的纽带、政民沟通的桥梁,感知的是群众冷暖,展现的是党政形象。近年来,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整合各类资源,历经多轮改革,搭建“一线响应、一网统办”的12345热线平台,全力听民声、察民情、解民忧,抓住便民热线“小切口”,撬动社会治理“大文章”。亳州市长热线办先后荣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A级优秀单位、人民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。2023年,被选定为安徽省唯一的热线质效提升试点。

下面,我用“一泓历史、两个阶段、三张名片”,向大家作简要汇报:

“一泓历史”,催生千年璀璨文明

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,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。有5000年的文明史,曾是帝喾的国邑、神农氏后裔的封地,“中国原始第一村”尉迟寺遗址坐落在亳州蒙城,出土的大口陶尊是中国考古博物馆镇馆之宝,上面的原始符号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,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起源。有3700年的建城史,商汤举兵灭夏,在亳州建立商朝;有近2000年的酿酒史,公元196年曹操曾将家乡亳州古井产的“九酝春酒”进献给汉献帝刘协,诞生了古井贡酒;有1800多年的中医药发展史,东汉末年,神医华佗在亳州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药圃。

亳州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。亳字千年一用。亳字上半部取自“高”、下半部取自“宅”,意指高处建城,也意寓创业高地、兴业之宅。数千年来,“亳”字特指亳州。拥有两大金字招牌。一是现代中药。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、中药提取物、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。二是古井贡酒。古井贡酒是中国老八大名白酒之一,年营业收入近300亿元,品牌价值近4000亿元,居全国白酒行业第四、安徽第一。孕育了三大文化。亳州是道家文化、中医药文化和白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享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中国长寿之乡、中国五禽戏之乡、全国药膳之都等美誉。诞生了四位世界级名人。分别是:道家鼻祖老子、一代圣哲庄子、魏武帝曹操、神医华佗。


闫文昭  亳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

图片2


“两个阶段”,打造一线一网平台

亳州市长热线开通于2006年,已发展成为集12345热线、为企服务、环境保护、劳动社保、消费维权热线及各类网络投诉渠道于一体的“一线一网”平台,架起了党委、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。

第一阶段,零点起步、系统集成,实现从“一部电话”到“一条热线”,畅通接线应答“快速路”。围绕破解热线号码多、办事多头找的难题,2006年至2021年,亳州先后整合市直、县区单位业务咨询和投诉类座机电话155部,归并35条“12”开头的党群政务热线,不断优化服务功能,合理增加客服坐席,切实做到“一呼就通、一拨就灵”,真正实现“多号合一、一号多用”。

第二阶段,规范运行、拓展内涵,实现从“一条热线”到“一个平台”,架起服务群众“暖心桥”。2022年以来,我市在“一线”的基础上,进一步联动省长热线、人民网领导留言板、市政府网站、信访等19个省市级网络投诉渠道,建成“一线一网”为民为企服务综合平台,建立“统一受理交办、统一回复审核、统一评价回访、统一督办考核、统一分析研判”全流程工作体系。

历经18年发展,亳州市长热线从最初仅有1部坐席、2名人员、每天话务不足50件,到如今120名人员“7×24小时”在线,日均接办量约4000件。目前,已累计受理群众企业诉求超500万件,“12345,有事找政府”的金字招牌已经扎根亳州百姓心中。


图片3

“三张名片”,助力治理效能提升

我市聚焦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,不断完善12345热线平台建设,建立“一线响应、一网统办”接诉即办工作机制,着力打造便民服务总客服、诉求办理总指挥、科学决策总参谋“三张名片”。

(一)群众呼声“一接即应”,当好便民服务总客服

一是创新“接交一体”做法。传统的热线接听模式是接听、交办分离,存在话务员与交办员信息不对称、工单运转时间长问题。我市创新实行“接交一体化”,做到0时差交办,规避延时交办风险,把更多时间留给部门办理群众诉求。该做法将转办时长由每单2小时缩短至2分钟,相关经验做法写入《安徽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升服务质量行动方案》并在全省推广。

二是抓实“技能标兵”培训。按照“既能接听群众诉求,又要熟悉部门职责”要求,围绕提升一线话务员业务能力,做到“两手抓”:一手抓知识建库。建设“亳事通”知识库,分类梳理办事指南、惠企政策、时事热点等,统一答复口径,对外考核部门上传及时率、对内考核人员使用率。一手抓技能培训。每天开展10分钟微型培训,定期组织技能比武。今年已开展微型培训516次,内部技能比武10次。热线队伍多次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、全国三八红旗集体、安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称号。

三是建强“政策专员”队伍。抽调人社、医保等102家涉企服务部门209名业务骨干,组建“政策专员”队伍,为企业提供线上政策咨询和办事指引。建立政策专员服务“好差评”机制,由企业对服务态度、专业程度、问题办理情况等,进行评价打分,倒逼服务质量提升。

(二)问题解决“一抓到底”,当好诉求办理总指挥

一是各类问题限时办。实行限时回复,建立“137”办理机制,一般政务咨询和应急类问题,原则上1个工作日内回复;复杂政务咨询类问题,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回复;反映类、投诉类问题,原则上7个工作日内回复。实行定级审签,出台《亳州市12345“一线N端”为民为企服务综合平台工单“定级审签”标准(试行)》,完善诉求分级办理机制,有效提升工单办理质量和效率,确保“凡事必结、凡事必复”,该标准已在全省推广。

二是各级督办现场看。现场督办不仅能提升工作效能,还能有效规避虚假回复。我市实行“泥土工作法”,坚持“四不两直”原则,开展“一走二看三访四办”,走进一线现场,察看问题实情,遍访周边群众,确保快办快结。今年以来,市县区热线系统人员实地核查督办906件次。同时,不间断开展内部督办、工单督办、专报督办等,对督办件实现100%人工回访。

三是企业诉求专席帮。设立为企服务督办专席,针对企业一次评价不满意件和一家企业就同一事项反映2次及以上、30日内未办结件等,建立“分类处置、限时办结、全量回访”企业诉求办理机制,形成“专人+清单+闭环”的高效打法。2023年以来,以电话、书面、现场等多种形式,挂号督办企业诉求1912件,实地督办176件次。

是绩效管理双向评。市委、市政府将12345热线办理工作纳入市对县区目标管理绩效考评、市直机关效能赋分,进行双向赋分激励,提高部门和载体对热线办理工作的重视程度,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高效解决。

(三)举一反三“一体统筹”,当好科学决策总参谋

一是从“办一件事”到“办一类事”。基于12345热线后台大数据分析,梳理筛选群众、企业反映较多的热门共性问题,进行“调研+协商+治理+监督”专题督办和举一反三,为市委、市政府决策制定提供民意数据参考,实现从办好“一件事”到解决“一类事”。近三年来,累计形成《12345热线热点问题周报》《民生数据简析报告》《为企服务专报》材料318期,获市委、市政府负责同志签批1317件次,完成“一类问题源头办”专题督办71项,出台规范性文件51个,开展专项行动15个。2023年,我市“一件事到一类事”的标准化流程在全省推广(如:“退休一次办”典型案例视频)。

图片4

二是从“被动接听”到“主动上门”。将企业通过12345平台反映的重点热线问题和诉求,作为“政企面对面解难题”活动的重要内容,由市委、市政府负责同志主动上门、现场办公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急难愁盼问题,累计开展活动233场次,办结企业问题1310个,推动解决企业融资贷款2.6亿元、用工2039人、用地816亩。

三是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联动作战”。坚持市县联动。创新实行市县区长联动接线,累计组织相关活动213期,解决群众企业诉求2991件,将公共类问题交由部门研判,作为出台政策的民意来源。坚持业务联动。聚焦市委、市政府重大任务,开通12345热线“营商环境监督分线”,开设物业、人社、市场监管、妇女维权等专线,实现重要业务联动开展。坚持渠道联动。围绕社会治理难点,与公安、综治、信访等部门建立联动相应机制,共享信息渠道,形成工作合力,共促市域治理现代化。公安方面,实现12345热线与110报警电话双向融合、数据双向推送,科学合理分流非警务求助。综治方面,对同一诉求人反映同一类事项、一年内拨打100件以上的,标记为重点人群,定期以清单形式推送至综治维稳部门,进行数据共享和提醒。信访方面,在热线系统中增设“信访件”双向识别标识,与信访部门综合调处,有效避免突出信访问题,已推送需重点关注信访件1436件。

12345热线工作事关百姓冷暖和群众福祉,我市将以更“好”态度、更“快”响应、更“高”质效,把12345热线打造成反映群众心声、值得群众信赖的“一线一网”服务平台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力争为国家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亳州经验,作出更大的亳州贡献。

谢谢大家!


本文根据亳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闫文昭在2024(第六届)全国政务热线发展论坛上的讲话内容整理。


文章作者丨亳州市人民政府

文章来源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2024年11月下

原文标题丨闫文昭:亳州市丨倾尽全力  回应民生诉求  穷尽办法  优化营商环境——12345热线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

周刊投稿丨cisg@caibocmi.com


更多精彩文章,欢迎关注《政务热线周刊》!


声明:本文为作者原创,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。